-
厦门大学从诞生、成长、壮大到现在已逾九十二年,历经无数风雨沧桑,特别是十四年抗日战争那个年代,经历了无比严峻的考验,学校被迫内迁到闽西长汀。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,经萨本栋校长精心策划、惨淡经营、团结全校师生自强不息,使得战争年代的厦大仍然弦歌不辍,还培养出一批批栋梁人才,创造了异常辉煌的业绩。这就是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。厦大成为“南方之强”,是厦大人的骄傲,是历代厦大人宝贵的精... 2023-12-06
-
卢沟桥事变之后,金门、厦门和福州先后沦陷,福建沿海(后来还有华东地区)的众多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相继迁入闽北山区。一时间,大量各领域的学者教授、文人墨客,如萨本栋、汪德耀、许钦文、施蛰存、黎烈文、何炳松等,漂泊在永安、南平、长汀和邵武一带。他们不失民族气节,不畏艰难困苦,为中华民族保存文化火种、延续教育命脉而不懈地努力。东南小后方“弦诵不绝”的精神状态,与“弦歌不辍”的西南大后方遥相呼应,给今人... 2023-12-06
-
【人物名片】萨本栋1902年7月24日 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。1921年 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。1922-1924年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,获工学士学位。1924-1927年 转入麻省伍斯特工学院学习,获理学博士学位。1927-1928年 任伍斯特工学院研究助理,西屋电机制造公司工程师。1928-1937年 任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。1937-1945年 任国立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。1945-1948年 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,兼任物理研究所代所长。1948年 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。1... 2023-12-06
-
萨本栋,物理学家、电机工程专家、教育家。曾创造性地将并矢方法和数学中复矢量应用于解决三相电路问题,得到当时国际电工界的高度评价。对各种真空管的性质和效能也有极好的研究。30年代出版的《普通物理学》被当时的大学广泛采用。和叶企孙等人共同建设和发展了清华大学物理系。抗战期间,为建设厦门大学做出了重要贡献。抗战胜利后,为恢复和重建中央研究院做出了极大努力。 2016-08-12